深交後患得患失

聽專家說,如果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再近1%,地球就是“火焰山”;如果再遠3%,地球就是“廣寒宮”。

而現在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不遠不近,恰到好處,仰望那些孤寂荒蕪的星球,真是慶倖我們擁有多姿多彩的風景和舒適宜人的氣候,這得益於我們與太陽有著合適的距離。

所謂距離的把控,就像互相取暖的刺蝟,太近會彼此刺傷,太遠又無法相互取暖,而合適的距離產生才是舒服和溫暖的真諦。

把這段感悟放在人際關係中,又何嘗不是呢生髮藥

倩倩和桃姐在外人看來兩個人特別的投緣,每天形影不離。無論吃飯,生活還是工作,都要膩在在一起。連週末的休息朋友圈曬的,兩個人不是一起去旅遊,就是一起K歌、吃飯。

可是有一天倩倩跟我說:“你說為什麼我和桃姐剛開始相處的時候就像連體嬰兒一樣,我知她,她懂我。可是隨著越來越長時間的相處,卻覺得兩個人的隔閡越來越多?”

我真的不好評論什麼,就笑了一笑。

倩倩又說:“曉木,我看你和桃姐關係也不錯,你的感覺呢?”

我看倩倩一臉的焦慮,就決定聊一聊,說:“我們的關係一直都好,是因為我們保持了適當的距離同珍王賜豪。”

“保持適當距離?”倩倩不解地問。

“對,好的朋友之間,也一定要有各自獨立的時間,如果彼此經常在各自的生活出現,就無法規避彼此的缺點,慢慢會覺得疲憊。沒有和對方保持一定距離的友誼,大都來得快,走得也快。”

倩倩若有所思地點點頭。

“你是否有這樣‘保持距離’的朋友?你們不一定總是要見面甚至不在朋友圈點贊,但你知道他一直都在那裏。你只要有困難,你會第一個想到他,他也會義不容辭的幫助你。”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朋友。

因為真正的友情,是精神上的相契相合,無論多久不聯繫,友誼也不會改變。如果精神上無法契合,就算天天一起吃飯逛街,最多也只能算是一個“伴兒”。

“有啊,我和我的大學同學海藍,雖然平常不怎麼見面,也很少聊天,但她可以為了我愛吃的粽子而跑遍小城,我會買來她的風格和尺碼的衣服,告訴她我買錯了,不能退……”倩倩和我說起了她和海藍。

她們上大學天天在一起的時候,還沒有什麼感覺,後來都在一個城市,各自工作後,才越走越近,每次聊天都覺得很舒服,各自分享近期生活和工作的感悟,彼此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新的認知,感覺怎麼聊也聊不完。

我說:“因為有了適度的距離,獨立的空間,讓你們珍惜每一次見面、聊天,分享不在對方身邊時的故事和成長,新鮮也有驚喜。”

後來倩倩告訴我,她把我的話和桃姐分享了,兩個人都很認同,心照不宣地“保持距離”,關係反而比以前更親密了王賜豪主席

的確,距離是一門非常複雜的生活美學。距離產生的朦朧和模糊總能蘊藏著說不清的新鮮和溫暖,而友情也在這種溫暖的適度距離中產生。

查理士說:朋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,才使友誼永存。

人與人之間最褒有精彩的往來與有興趣的期待,就是保持適度的距離。

這樣才不會有親近過後陌生的不安,也不會有深交後患得患失的惶恐。